郑郑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会员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会员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会员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会员。 截至2021年末,郑州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郑州市拥有全郑州市拥有

综述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位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 郑州地处中华腹地,史谓“天地之中”,古称商都,今谓绿城。1928年3月建市。1954年10月,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到郑州。现辖6区5市1县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历史悠久文化璀璨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样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会员。在华夏民族传统宇宙观中,郑州地区是“天地之中心”,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交流的十字要冲,域内留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科技创新全面提速

中原科技城加快建设学习借鉴世界顶尖、国内领先的科研平台建设经验,拿出全市生态最好、价值最高、公共服务最优的地方、划建设中原科技城,把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与中原科技城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三合一”融合推进,以省科学院为“天”,专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原科技城为“地”,提供发展空间、公共服务;国家技术郑州转移中心为“桥”,连通“天”与“地”,连接研与产。全国“双创”活动周郑州主会场成功举办,签约高质项目50个、投资金额800多亿元,与50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叫响了中原龙子湖智慧岛品牌;积极推进与省科学院、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融合发展,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908名;成功签约上汽集团、超聚变等领军项目87个。

产业发展态势强劲

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3.3%、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2.1%,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82.1%、43.4%。郑煤机等17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头雁企业。创新科区域总部基地等281个项目开工建设,富泰华5G智能手机、华锐光电等284个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40.1%。新增“上云”企业1.7万家,认定“三高”企业2035家、“专精特新”企业960家,建成5G基站2.5万个,小微企业园开工28个。

城乡统筹提质增速

市区主次干道及支线路网完成改造440公里,老旧小区改造完工1994个,城乡接合部“三个清零”任务全部完成,打通“断头路”65条,市区新建公共停车泊位5.9万个。完成道路中小修130.5万平方米,治理病害窨井盖10.7万座,整改施工围挡526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405万平方米,创建精品道路1017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97.2%,完成架空通信线缆入地改造207.7公里,三环内主次干道、主要支路等架空通信线缆基本清零。罩在市建设管理更加有序。

对外开放再创佳绩

对外开放再创佳绩

“四条丝路”协同发力 郑州机场开通全货机航线48条,货邮吞吐量突破70万吨,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货运机场40强。中欧班列(中豫号)开行2002班,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获批,跨境电商交易额1092.5亿元、增长17.4%。铁海联运到发集装箱17930标箱、增长18.6%。获批国家新一轮中欧区域政策合作案例地区。

更多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编制完成《核心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方案》,76.5公里沿黄生态廊道建成开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加快建设。持续开展黄河“清四乱”专项行动,启动核心示范区内80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和沿黄55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黄河干流水质断面稳定达标。

更多

本质安全持续提升

本质安全持续提升

持续强化基层网格群防群控、重点部位联防联控、行业部门严防严控,用最短时间圈住封死扑灭疫情。夯实扁平化指挥、智慧化防控、人物环境同防、多点触发等“10+N”防控体系,完善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机制,压实“四方责任”,扎紧“四个口袋”,完善闭环管理机制,持续提升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等“五种能力”,科学化精准化防控水平持续提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4.8%、20.8%。稳妥化解金融风险,32家P2P机构清理至8家、存量业务化解率97.1%,积极有序化解上市公司风险。强力开展问题楼盘攻坚化解。校园安全、食药监管、信访稳定、社会治理、平安建设持续加强。

更多

民生福祉持续增强

民生福祉持续增强

民生投入1219.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1%。新增城镇就业13.6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6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237所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公办学位占比提高56%,普惠幼儿园覆盖率84%。新投用中小学校30所,增加学位4.9万个,培育新优质初中54所,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占比下降到6.6%。10所市属高中新校区开工建设。“双减”改革强力推进,午餐供餐和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城乡全覆盖。国家卫生城市通过复审,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郑州儿童医院南院区投入使用,7家医院纳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县域医共体深入推进,100家政府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基层诊所标准化药房建设200家。新增养老服务设施284个、床位7200张,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成功创建,德化街成功创建国家首批旅游休闲街区;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黄河文化月等活动高水平举办,“唐宫夜宴”“只有河南”成为现象级文化精品。建成安置房56591套、回迁安置群众13.5万人,新开工安置房15437套,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万套、分配公租房8496套,有效缓解新市民住房困难。

更多

发展规划

1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新高地
2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先进制造业高地
3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开放高地
4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人才高地
5 承担的国家任务试点

郑州影像

城市风景
历史古迹
地方特色